哪个省份考重点大学最容易?附各地一本录取率预测!看完太扎心...
| 政策 • 信息 • 考点 • 试题 • 方法 |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高中生学习
2017年高考,中国内地有923.42万考生报名。基本相当于以色列人口总数,相当于近30个马尔代夫人口之和。
高考难吗?
可以说不难。下表是2016年各地高考录取情况统计,高考大省河南、广东、山东,录取率都不低嘛,基本都在85%以上。只能说这个录取率计算得太讨巧,不仅算了一本、二本,连独立学院、民办高校、高职高专都算上了。
12年苦读只为上个民办或高职高专?很多人不甘心。
那,高考到底难吗?
相当难。所谓金榜提名,最起码不得是个本科?如果是211、985当然更好。有人可能会说,我某某亲戚没上大学,照样混得风生水起。这个我们今天不分析,既然参加了高考,那肯定是想上个好学校吧?
好大学的标准太复杂,我们就拿211、985来说。至少211,尤其985在中国还算是公认的好大学。
211大学
即211工程,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文绉绉的解释我们不用了解,只需注意,具体数字是116所。只需知道很稀缺就行了,比如河南120多所高校,仅有1所211。211各省(市、自治区)分布▼
北京26所,江苏11所,上海9所、陕西7所、湖北7所。这是211最丰富的5个省(市)。5个省(市),占了211总数的51.7%。
然而,浙江、河南等13省(市)各自仅有1所211,211资源最匮乏。浙江有点儿例外,浙江大学排名全国前列,是合并了不少高校的巨无霸大学。这些被合并的高校中不乏够格211的。当然,其他省份真的是211资源最匮乏,有些甚至原本就评不上211。只是为了照顾地方,才特别倾斜的。
即使是211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并不意味着这些地方的考生上211大学就容易,就意味着211大学平均升学率就高。不信?看看各省份211平均升学率排序,你就会明白。
各省(市、自治区)211大学平均录取率▼
211资源丰富的省(市)中,江苏、陕西、湖北从升学率前5名中跌出,幅度还是很大的,江苏位列17名,陕西14名、湖北19名,在录取率上比前五名差了近10个百分点。
北京、上海、西藏、天津、青海211升学率最高。北京、上海大家应该都好理解,本身就是211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再加上本身高考考生总人数在31个省(市、自治区)排名靠后,本地高校对本地生源又有一个倾斜,211升学率高自然没啥问题。
西藏、青海211升学率高和报考人数、国家政策、民族生政策倾斜有关。尤其是这俩省连续5年占据高考人数最少的省份,分母很小,比例上就会稍显大一些。
后五名依次是广东、甘肃、山东、安徽、河南。除甘肃外,全都是考生大省,而且211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为了更直观看211学校在各省(市)的平均升学率,在地图上标识了下。▼
大多数省份的升学率,保持在5%-10%之间,也就是地图中暗红色的这个区域,有14个省(市)。
985大学
985的定位是这样的,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一流大学。几个形容词注意一下,“若干所”“世界先进水平”“一流大学”。这样的定位,决定了985大学比211大学更稀缺,全国只有39所,再拿考生第一大省河南做个对比,120多所高校,0所985!
211可能有水分,但985是几乎是没有弱校的。
全国各省(市)985高校分布▼
北京8所、上海4所、陕西3所、湖南3所,这是985分布最丰富的区域,基本上也占985总数的一半儿,和211分布最丰富区域撞的,是北京、上海、陕西。
有13个省(市)没有一所985,基本都为中西部省份。
看一下,各省(市)985的录取率,还是2013年到2015年的平均值▼
天津、上海、北京、吉林、青海前5位,前三位中,985高校资源丰富,分母(高考人数)小,后两位依旧占据分母偏小的优势。
985平均升学率后5位的重灾区是安徽、河南、贵州、山西、广东。
同样在地图上标记了985在各省(直辖市)的平均升学率▼
我们再来看红色标记,区域小得可怜。偏红的区域在地图上整体占的范围也很小,偏黑的区域则大的多,也就是说从全国范围来说,985的录取率整体偏低。
985录取率的地域差异性,要明显大于211。
数据差别惨烈,最主要两个因素,一个是985学校、211学校的一个属地比例,一个就是总的分母,即各省(市)的高考考生人数。
先说考生人数,比较好理解。
各省(市、自治区)高考人数对比▼
继续往下看985校、211学校的属地比例。属地比例,就是指该校在当年招生计划中,属地招生的计划数,占总计划数的比例。
这个比例在211院校中最近几年体现已经不明显,但在985学校中体现很明显。
参照新浪教育的一个数据,我们摘取了前十名大学的属地招生比例▼
相对而言,清华大学已经控制得极好了,属地比例是最低的。排在前两位的,一定要注意下,属地比例太高了,都超过50%,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每年招生计划中,有一半儿是给了自己所在省份的。复旦、南京大学的属地比例也偏高。
拿浙江大学举个例,按照高考网统计的数据,2015年它在河南计划招113人,河南当时考生77.2万人,这个比例算一下,是0.015%。浙江大学在浙江招生2360人,是河南的21倍,当年浙江高考人数28万,这个比例是0.84%,差了55倍。
55倍,公平吗?
其实也算是公平。
中科大的属地比例一直不高,为什么?它在安徽,安徽财力弱,给中科大的支持不够。这是某985大学招生办主任的原话!
所以,你应该能理解这个原因了吧?
这类高校很多是省部共建大学,资金支持除中央财政支持外,还需当地政府支持。地方财政给予支持,相应的,会要求高校在招生比例上适当照顾。这类合作,一般是原则性声明,但有的区域还有具体条款保障。
再说得更直观一些,211、985当时申请入选,有人就猜测,当地经济水平高,有助于高校入选211、985,比如说江苏。
回到更实际的问题,哪些省份会享受更好的教育,更容易考上中国顶尖大学?
我们来划出几个省份参考。
这几个省份应该有这样的一个特点:985、211升学率高,高考人数相对数量少。
然后怎么选,来罗列找交集,把升学率高、高考人数少、教育资源好的城市划分出来,找交集。
当然,首先一定要排除这三个省份:安徽、广东、河南。这三个难兄难弟高考人数最多,211、985录取率最低。
然后我们得到这些省(市、自治区):北京、上海、天津、吉林、黑龙江、辽宁、陕西、青海、宁夏、西藏、海南。
这些城市中,北京、上海、天津又是第一梯队城市,考生总数少,高等教育资源多,但问题是,拥有这些城市的户口,享受这些城市本地考生的高考政策是很难的。
然后,宁夏、青海、西藏、海南这四个省也是有共性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少,省内教育水平不高,高考考生相对较少,享受国家、民族相应政策支持。但宁夏、青海、西藏都是西北的省份,海南相对来说条件和环境更舒适一些。
黑龙江、吉林、辽宁,这三个省份也是有共性的,考生相对较少,东三省教育资源相对丰富。
但同时,我们发现,西藏和辽宁在近3年的一本升学率中又排名倒数。所以,西藏和辽宁,也可以忽略。
最后,陕西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特别丰富,也是可以考虑的。
当然,不管在哪个省份,成绩好、分数高仍然是考取顶尖大学的重要因素。但同时,我们也要时刻关注当年的录取政策。好在今年的录取政策比较稳定。
2017年的高考招生计划更强调以加法解决公平问题,也就是以增量解决公平问题。在“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2017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管理工作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招生计划安排将继续促进公平,维护广大考生切身利益,实现“五个确保”,其中四个都是确保各种录取比例与计划不降低。
一、确保各地高考录取率不降低,
二、确保省际高考录取率差距进一步缩小,
三、确保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人数进一步增加,
四、确保中央部委所属高校本科招生总规模和投放到各省份的招生计划总量不降低。(这一条对各地一本录取率吃了颗定心丸)
好了,干货来了,2017年各地一本录取率预测,见下图:
为什么重点大学不能按人口比例分配招生名额?
每年到了高考录取的时候,关于“高考全国统一试卷、统一分数线、按各省份人口比例统一录取”的呼声就不绝于耳,但为什么长期以来没有实质性改变呢?其背后的原因需要理性看待。
录取名额如何分配,归根结底一个“钱”字!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各部属重点大学对自己的招生名额分配,事实上一直都是“按钱分配”的。因为大学的运转是很现实的问题,没有财政支持,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1998年211工程启动之前,大学的招生名额分配是这样的:教育部所属院校,以各省市自治区给中央财政上缴的“份子钱”比例分配为主+少量落后地区照顾+所在地地方支持的补偿。各工业部所属院校,以本行业在各省的企业和职工规模分布的比例分配为主+所在地地方支持的补偿。地方院校,以地方为主+少量落后地区照顾。
而近20年来,随着各工业部的解散,其所属院校改归地方。而在各地建设一流大学的努力之下,大学更加地方化了,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加强。特别是重点大学,虽然名义上是教育部直属的,但实际上其经费来源正在日趋地方化,于是其招生名额也就日趋向地方倾斜。
目前,全国各类大学按照经费来源,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清华、北大两所全国顶尖大学,经费全部由教育部以中央财政拨付,但北京市也提供了各方面的支持保障。因此,在适度照顾所在地北京的贡献之外,其它绝大多数名额都对全国考生进行统一、平均的名额分配,是有条件做到,也应该做到的。
第二类,绝大多数重点大学,包括绝大多数985和大部分211院校。虽然理论上他们应该是教育部直属的“部属高校”,但一直在地方化。这类大学,经费主要以三种来源为主:预算拨款,科研经费,学费学杂费。学费学杂费没什么可讨论,但前两项相当地地方化。中央财政占四成,来自地方的是六成。在如此地方化的经费来源之下,越来越多的重点大学倾向于把近半数、甚至超过半数的招生名额提供给本地,以回报本地的大力支持,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类,地方省属院校,经费几乎全部来自地方。他们主要在本省招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富省穷省对大学投入不同,分得的招生名额自然也不同。
举例来说,2016年北京地方教育经费支出达758.49亿元,北京的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34710.96元。这什么概念呢?随便举个人口和面积排名中游的省:2016年河北省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支出为802.31亿元,但河北省是一个有七千多万人的人口大省。河北省的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均不到7000元,不足北京市投入的1/5!而教育部对全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财政支持规模仅有2000多亿元,还不足北京市地方财政的三倍。地方财政投入了那么多资金给高校,不要求更多的本地招生名额才是怪事。这种情况下,高校对各省市的录取指标分配,又怎么可能均匀起来呢?
解决之道:
比较可行的是,中央财政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把重点大学真正变成全国性大学。教育弱省在发展本地大学的初期,理应得到中央财政和各种政策的大力支持。但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落后的局面,只靠伸手要是不行的,只靠所谓教育公平的大力呼吁也不是长久之计。首先要从自身的理念上做起,要有自强的意识,眼光要看长远。教育投入不是立刻就能够看到效果的,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艰辛努力!
严正声明 内容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由高中生学习(ID:sszzbg)重新编辑整理,转载请标明准确出处。否则,本公众号将使用媒体监督和法律诉讼的手段,追究一切侵权责任!
放心吧!今年76%的考生都能上大学!本科录取率各地平均达48%!可是,上大学还有意义吗?
填志愿千万别扎堆!大学报考热度榜&热门专业解析/就业方向/报考指南!教育部门权威发布
投稿邮箱 / 536241253@qq.com
商务合作QQ / 5426727
↓↓点击 "阅读原文",最适合你的学习资料在这里!